近日,阿左旗王府街道西花园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为80岁老人袁俊芳办理高龄补贴。“社区服务太贴心了,让我们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办好多事。”老人高兴地告诉记者。
(资料图)
走进阿拉善高新区(乌斯太镇)第三幼儿园托育中心,记者看到老师正带着孩子们做游戏、读绘本、搭积木。“我们的责任就是照顾好这些可爱的孩子,为有托育需求的双职工家庭解除后顾之忧。”托育中心老师说。
“一老一小”关系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盟先后制定出台《阿拉善盟“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2021—2025年)》《加强农村牧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等,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印发《阿拉善盟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卫生保健实施方案》等,稳妥推进托育服务管理各项工作。
“政府出台了关于老年人的各项好政策,让我们真正过上了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袁俊芳老人开心地告诉记者。据了解,我盟已全面建立高龄津贴补贴制度,目前共惠及全盟80周岁以上老年人4648名;经济困难老年人还可享受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共有181名老年人受益,此外,自2017年开始,政府每年出资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购买一份15元的意外伤害保险,截至2022年,政府已出资53.7万元为3.58万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近日,记者走进阿右旗雅布赖镇社区养老服务站看到,该站设有文化娱乐厅、日间休息室、阅览室、心理疏导室等场所,环境整洁舒适,室外180平方米的活动区,各类体育器材、健身器械齐全。“在社区养老服务站,我们老年人还可以享受擦玻璃、理发、刮胡子等居家服务,大家还可以一起学习、娱乐、健身,舒心又惬意。”社区老年人对这里的设施和服务赞不绝口。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盟共有养老机构7所、总床位704张,苏木镇(街道)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17个,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2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个,农村牧区嘎查养老服务站86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为缓解幼儿“入托难”“入园难”等家长急难愁盼问题,满足广大群众尤其是双职工家庭和产业工人家庭婴幼儿的托育服务需求,阿拉善高新区建立了集幼儿保教、学前教育科研、托幼于一体的第三幼儿园,实现了0~6岁一体化教育从“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的跨越。该幼儿园规划设置有幼儿部和托育中心两部分,托育中心规划设置10个教学班,可容纳0~3岁幼儿160人。“我们严格按照《托育机构保育指导大纲》开展各项工作,主要负责0~3岁幼儿的安全看护、生活照料、早期教育,目前托育中心已招收47名幼儿。”该幼儿园托育中心负责人黄涛介绍,该中心将用心守护幼儿成长,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保育教育。
“随着现代科学育儿理念的普及和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化、规范化要求越来越高,托育服务由满足基本需求向全方位需求转变,落实好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配套衔接尤为重要。”盟计划生育协会秘书长柴绍文介绍,截至目前,全盟共有20家机构开展托育服务,提供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1007个,其中营利性机构18家、非营利性机构2家,全部按程序严格完成备案工作,已初步建立了属地为主、主体多元、管理规范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做好“一老一小”的服务保障,关乎民生,连接民心。下一步,我盟将统筹推进兜底线、促普惠、市场化协同发展,为“一老一小”群体提供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养老托育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丨阿拉善日报融媒体记者:王筱瑜
丨编辑:史夏濛
丨审核:田娜日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阿拉善日报官方微信《今日阿拉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