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满月”,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迅速推进。其开户情况如何,是否达到预期,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解决?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满月,各机构火速推进。
据了解,目前各商业银行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户“争夺战”还在继续,不少银行推出了不同形式的个人养老金科普和营销活动。据人社部最新消息,自个人养老金制度11月25日启动实施以来,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有1700多万人。
(相关资料图)
开户情况如何
个人养老金账户具有终身唯一性,对应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作为个人养老金的唯一资金入口,也只能在一家商业银行开立。在人社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之前,首批可以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23家银行(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制银行、5家城商行)就已开启花式营销和揽客,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抽现金红包、发放优惠券等。
如今个人养老金制度已经实施满月,在银行人的卖力营销下,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量增势喜人。近日,人社部信息中心主任宋京燕在公开场合表示,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到12月25日正好满月。制度启动当日,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达110万;到12月6日,开户人数突破1000万;而今满月,开户人数已经超过1700万。
不过据业内人士透露,当前开户主体主要集中在国有大行,其他银行开户数量还偏低。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助于健全个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加快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此次试点启动,在增强居民尽早统筹考虑个人养老规划的意识、通过储蓄投资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试点一个月来,个人养老金制度稳步推进,但资金账户开立情况略低于预期。
总结来看,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了解不到位、观望情绪浓厚可能是主要原因。在股市、债市动荡的当下,用户态度则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
调查发现,有用户看中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长期利益选择果断“上车”;还有一部分用户依旧存在顾虑,处在观望阶段;也有一些用户则晒出“薅羊毛”攻略,称在一家银行开户并领取相应红包福利后,选择销户再去另一家银行开户。
对用户态度“分化不一”的原因,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不同用户对养老金融产品的需求不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普遍来看,中老年人的养老投资需求更强,但风险承受能力偏弱。部分年轻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目的是为了拿到银行的开户红包或理财经理的返现,但没有真实购买养老金融产品需求,即使开了户也不一定会购买产品。
董希淼表示,居民应该进一步提高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识,但制度本身还存在应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比如,对年收入6万元以下的人群,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如何享受税收优惠还应进一步研究;同时,董希淼建议下一步可考虑对年缴纳12000元的上限进行适当调整,以此鼓励更多居民参与。
新产品陆续上新
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宣布启动后,各机构加速完成系统对接、火速推出养老专属产品。根据人社部公布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截至12月25日,个人养老金账户可以投资的基金类产品共有129只,保险类产品7只,上线时间较晚的储蓄类产品更新最多,已经达到453只。
个人养老储蓄产品包括特定养老储蓄和普通养老储蓄。自今年11月20日起,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广州、青岛、合肥、西安、成都5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目前4家银行的42只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也在产品目录中。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期限更长,包括5年、10年、15年、20年期产品,且分为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类,其中5年期整存整取年利率分为3.5%、4%两种(不同城市),购买人年龄需在35周岁以上。
据了解,目前上线个人养老储蓄业务的银行共有13家,其中浙商银行(601916)备案产品数量最多达到209只,不过该行同系列产品多数根据不同分行逐一备案;此外,民生银行、北京银行以及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储蓄产品数量较多。
另据了解,目前各行及理财子公司的养老理财产品也在积极申请和筹备当中。
养老投资怎么选
加快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有助于建成覆盖全民、权责清晰、保障适度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从用户角度来说,究竟要不要开户?如何购买产品?收益能否达到预期标准?则需要慎重抉择。
在刘银平看来,由于个人养老金账户具有唯一性,且销户有点麻烦,所以用户在选择银行开户之前,不要只看哪家银行发的开户红包更多,而是要重点考察银行的养老金融产品是否丰富、产品利率或收益率是否有优势、产品净值波动大不大等,有些银行不开户看不到产品,可以考察银行的其他金融产品及服务情况。
刘银平认为,在选择养老金融产品方面,要重点考察两方面:第一是产品的流动性问题,养老金融产品封闭期一般比较长,流动性较差,用户要用长期闲置资金购买;第二是产品的历史净值或收益波动情况,如果波动过大,则不适合保守型及稳健型用户购买。
“一般来说,养老基金和养老理财具有一定风险,但收益可能更高,居民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特定养老储蓄受存款保险保护,风险极低;养老保险应重在考察其保障水平。”董希淼直言,距离退休时间比较近的居民,建议选择更稳健的产品;距离退休时间比较远的居民,可以适当选择更多的基金和理财产品。此外,还应注意相关产品对投资年龄的要求。 亓宁
标签: